嚴長壽:台灣,應該要有「小國思維」
「小國思維」是什麼?這個名詞並不是在貶低自己,而是希望無論是身為一個小國,還是身為一個人,都必須理解自己之能與自己之不能。嚴長壽在演講中提到,有不少優秀人才到美國進修回台之後,在台灣身上套用美國思維,但是台灣不像美國是一個「大國」,而是一個「小國」,因此有些觀念和政策是無法相提並論的。也正是如此,同樣身為小國的「瑞士」便成為我們的典範,這個歐洲小國徹底發揮自身優勢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。
來看看嚴長壽的精采演說:
在地理位置上,瑞士被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、奧地利所包圍,國內大多是高山和湖泊。雖然沒有海,不過在多樣化的地形和氣候之下形成美麗的風景,瑞士便充分運用這一點發展觀光業。另一方面,由於和眾多國家相鄰,瑞士也是同時擁有法語、德語、義大利語和拉丁語的國家。乍看之下容易分裂,他們卻反過來利用語言優勢設立許多學校,不但培育當地人才,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去就讀,提升自己國家在世界上的能見度。
台灣的優勢並不遜色於瑞士,這一片土地擁有獨特的海島美景,以及台灣特有的熱情與人情味,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前來觀光。但是,台灣人才出走的案例卻是不減反增,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反差?
勇於探索、寬容心態,創建自身價值的兩大要素
之所以會有此現象,台灣的職場環境是主因之一。台灣的多數企業較喜愛聽話的員工,那些有實力、有想法的人才反而會被企業貼上「不好管教」的標籤,加上低薪和過勞的事蹟不斷在上演,讓不少台灣人才下定決心到海外發展自己的職涯。雖然目前的勞動環境不佳,短期間內要提升台灣競爭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是想要讓台灣進步的話,就要先提升我們自身的能力和觀念。
若要以出國工作為目標,先就讀菲律賓語言學校加強英文也好、申請國外打工度假也好、直接挑戰國外工作也好,英語能力的提升與輔助才能達到最高效益,兼具英語力、國際觀和專業能力的人才也是優質企業想要爭取的對象。或許我們都曾經為了是否要走出台灣而猶豫,面對未知的將來而感到害怕,但是只要鼓起勇氣只要跨出那一步,前方將會有全新的挑戰和驚喜在等著我們去探索。
「The mindset is very important. 」(心態非常重要。)這是嚴長壽在演講中講到的一句話。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情:每一個國家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。不能因為見識過美國的開放思想,就完全否定台灣的保守文化,而忽略美國也有備受關注的槍枝合法議題。以一個國家來概括全世界並非國際觀的本意,而是在國外實地生活的同時,學習理解並接納母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。
經歷海外生活的洗禮之後,要續留國外還是回台都是個人選擇,但這段日子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樣貌,以及自己應該歸屬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