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工程師現在全球都是搶手職務,而Phil選擇前往東協的馬尼拉工作。薪水翻兩倍,是他離鄉背井獲得的報酬;但與來自各國的外籍工程師同台演出,競爭壓力也是翻倍。
撰文◎吳永佳 照片提供◎Phil
治安欠佳、外勞輸出國?提到菲律賓,多數人有著上述的刻板印象。但其實菲律賓目前為東南亞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經濟體,並被視為全球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門戶;它在科技業也有長足的發展,正在拚轉型東亞矽谷。
菲律賓現在有3 個高科技工業園區,分別是「拉古納科技園區」( L a g u n a Technopark)、「穆尼奧斯科學城」(Science City of Muñoz)與「菲律賓科學園區」(Science Park of the Philippines),政府對於投資園區的外國廠商,提供了與其他科技工業園區類似的租稅、所得、通關等減免優惠。
而半導體與電子工業公司為菲律賓最重要的高科技公司,接受全球500大企業的委託生產。
在台3年 起薪還是30K
因此,近年不少台灣資訊工程師,選擇前往菲律賓發展,而今年31歲的Phil便是其一。去菲律賓僅一年多的他說,「在這裡,我一年內調的薪水,比在台灣公司待3年調的還多。」Phil對於台灣職場的待遇不滿,溢於言表,或許也反映了部分年輕人的心聲。
回溯Phil的求職歷程,當年在大學學農的他,畢業後覺得自己出路太窄,就去職訓機構修習硬體工程、系統、網路等相關課程約半年,之後順利進入某家公司擔任工程師。
他在這家公司工作3 年, 薪資原地打轉,讓Phil興起轉換公司的念頭。他形容自己前後面談了8家公司,每家的說法卻都差不多:「我們覺得你過去的專案經歷滿漂亮的,但是基於這個、那個原因,起薪先從30K開始,但將來還是會視表現XXOO……。」
這樣的給薪讓Phil感覺沮喪,後來從國外的友人那邊得知,現在海外對於資訊工程師普遍欠缺,讓他興起出國的念頭。
對外籍工程師 馬尼拉比較敢給
首先,為了補強英語能力,Phil到馬尼拉密集進修了3個月的英語;過程中,他也在評估何去何從。
「原本是想去紐西蘭或澳洲,但聽說當地的工程師偏向輪班制,比較辛苦。」在馬尼拉的3個月,也令他對菲律賓有些改觀,「所謂的治安不好這些說法,我個人的感受是還好。」加上當時已在馬尼拉工作的朋友輾轉推薦,讓Phil改變心意,索性留在馬尼拉工作,面試進入一家從事大型網絡平台構架與多個系統整合的公司上班。
他觀察道,當地人其實工作態度是比較隨性、散漫的,下班後也不喜歡加班。所以跟當地人工作,Phil變得格外「龜毛」,「你期待80分,對方通常只做到60分,所以你凡事得盯得更緊,絕不能遺漏任何細節,否則就很容易出大包。」
另個主要的壓力,來自於同儕的外國工程師。Phil的公司是個聯合國,來自各國的工程師齊集,「同事從埃及、香港、中國、韓國……來的都有,面臨的是全球化的競爭壓力。」
Phil指出,公司外籍工程師的待遇是當地工程師的3、4倍,「既然如此,你當然必須證明自己為公司產出的價值,也高於當地人3、4倍。」加上眼見他國工程師工作之餘仍勤奮精進,不斷學習新科技,逼得自己更加不敢鬆懈,還是得保持高度的學習力,才不至於落後他人。
獨立自律、隨遇而安
才能倖存於海外生活
公司有補助員工宿舍,對於從學生時代就住宿舍的Phil來說,適應不難。Phil的下班生活滿愜意,而且,「我現在的收入是在台灣的兩倍以上,手頭鬆,就比較敢花錢。」年輕的他,很快地在馬尼拉交到朋友,下班後的聚會不斷,而且一年內已玩遍菲律賓,接下來要安排出國旅行了 。
週末對外國人來說比較無聊,馬尼拉週末街上人少,Phil的活動差不多就是運動打籃球、到超市購物、在家下廚,或是練習寫程式。「思鄉的心情誰都會有,幸好我每半年可回去台灣一次,公司有補助。」
其實, 有獨立生活的心態準備是必然的,在異地絕對不如在家方便。他形容,「週末你最好別生病,因為很難找到醫生;還有街上的計程車司機都很隨興,他說不想載客,就不載客。」
馬尼拉的消費水平約比台北低5%,所以這一年來Phil有存到錢。他也不諱言,身邊很多台灣人、尤其是女性,工作一段時間後就不適應而返台,「可能忍受不了寂寞,或是對於食物無法適應。」Phil對於食物是滿隨遇而安的,即使如此,吃馬尼拉的路邊攤還是會拉肚子,「之前是一週拉一次,現在是3個月拉一次,哈!」他笑稱。
也有少數人因為在海外賺得較快,花錢也更多。Phil看到有些去澳洲打工、或在馬尼拉上班的學長,辛苦工作後卻沒存到錢,甚至流連夜店、賭場,「所以人在海外,外在的誘惑特別多,必須靠自律管好自己。」
雖然資訊工程師目前在全球很搶手,且Phil當初是透過朋友介紹,沒有經歷辛苦的求職歷程,但他認為,有心者必定要先準備好專業技能及語言能力,雅思(IELTS)分數須在6.5以上,「我自認在台灣那3年,工作中的所學相當紮實。」該學的都學好了,加上個性夠隨和、善於適應環境,讓Phil得以在海外工作的挑戰中生存。
問今年才31歲的Phil,有想過何時返台發展嗎?他說,「未來我可以去任何國家工作,但應該不會回台灣。」從周遭的同儕觀察,Phil直言,「以後出國工作的『台勞』,應該會愈來愈年輕吧。」在Phil心目中,「台灣比較適合養老。」希望他的觀點,只是偏見。
Phil | 人物小檔案
現職|優訊軟體科技網路工程師
學歷|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畢業
經歷|智匯亞洲工程師
圖說:因為手頭變得寬裕,Phil到馬尼拉工作一年已玩遍菲律賓